发布日期:
来源:广东省政府采购网
一、项目编号:GZYL23FG052275-
二、项目名称: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
三、采购结果
合同包1(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):
| 供应商名称 | 供应商地址 | 中标(成交)金额 |
|---|---|---|
|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|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 | 849,000.00元 |
四、主要标的信息
合同包1(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):
服务类(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)
| 品目号 | 品目名称 | 采购标的 | 服务范围 | 服务要求 | 服务时间 | 服务标准 | 金额(元)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-1 | 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和试验开发服务 | 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 | 围绕国家关于未来产业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,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,深入调研分析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和建设情况,了解省内未来产业发展情况、相关企业等创新主体经营状况,提出广东省发展未来产业的主要方向、粤港澳大湾区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方案建议、重点创新主体名单以及重点项目清单。 | 1.项目内容和目标见左列“服务范围”。2.研究要求:研究成果资料真实,研究深入,分析透彻,论据充分,具有较强的科学性、前瞻性、指导性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中标人不得转包分包。3.参与研究组成人员及素质要求:项目负责人需为副高级(含)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;课题组成员(项目负责人除外)需具有2名副高级工程师或副高级经济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。4.工作周期与进度安排:所有研究工作(包括向采购人提交正式研究成果)必须于合同签订后120日内全部完成。5.中标人须向采购人提交以下研究成果:《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》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、送审稿、最终稿及主要观点内容提要。 | 合同签订后120日内 | 1.项目内容包括剖析未来产业发展环境、摸清未来产业家底、明晰未来产业发展布局和重点、提出相关建设建议等;项目目标包括摸清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现状、找准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路径、形成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。2.研究成果严格按照投标文件中的研究思路、实施路径所示内容输出,采取案头研究、实地调研、对标分析、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,确保资料真实,研究深入,分析透彻,论据充分,具有较强的科学性、前瞻性、指导性、针对性和可操作性。3.项目负责人为正高级工程师;课题组成员4人中,3人为高级工程师,1人为高级经济师。4.所有研究工作(包括向采购人提交正式研究成果)将于合同签订后120日内全部完成。5.项目结束前向采购人提交《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》课题研究的中期成果、送审稿、最终稿及主要观点内容提要。 | 849,000.00 |
五、评审专家(单一来源采购人员)名单:
孙岳珍、张爱华(采购人代表)、郭纬、张智勇、王立
六、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:
| 代理服务收费标准 |
按委托协议约定收取。 | ||
|---|---|---|---|
| 合同包号 | 合同包名称 | 代理服务费金额(万元) | 收取对象 |
| 1 | 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 | 1.65555 | 中标(成交)供应商 |
七、公告期限
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。
八、其他补充事宜
合同包1(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研究):
| 供应商 | 资格性审查 | 符合性审查 | 技术得分 | 商务得分 | 价格得分 | 综合得分 | 得分排名 | 推荐排名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| 通过 | 通过 | 46.40 | 40.00 | 8.95 | 95.35 | 1 | 1 |
|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| 通过 | 通过 | 37.80 | 40.00 | 10.00 | 87.80 | 2 | 2 |
| 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 | 通过 | 通过 | 38.80 | 36.00 | 8.94 | 83.74 | 3 | 3 |
| 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研究院 | 通过 | 通过 | 30.20 | 6.00 | 9.50 | 45.70 | 4 | |
| 广东财经大学 | 不通过符合性审查,原因是:其他评审不通过 | |||||||
九、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,请按以下方式联系。
1.采购人信息
名 称: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地 址: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05号省府大院5号楼
联系方式:020-83133082
2.采购代理机构信息
名 称:广州宜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
地 址: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350号瑞兴大厦18楼
联系方式:020-83176899
3.项目联系方式
项目联系人:肖雯佳
电 话:020-83176899
广州宜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
2023年06月21日
相关附件:
合同包1:报价明细附件(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).pdf